邓州市中心医院|血管能成像,隔离病区“亮”神器
南阳健康网讯(通讯员 梅晓温)在邓州市中心医院的隔离病房内,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幕。71岁的老奶奶唐某,在一个神秘仪器下伸出了胳膊,在他前臂的皮肤上显示出了一条条粗细不等的血管图像,只见护士消完毒后选准一个血管,一针见血快速完成了静脉穿刺操作,病人顺利的输上液体。
这个神秘仪器就是隔离病房内的穿刺神器---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。它是利用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对红外光的吸收能力强,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后经投影仪将皮下静脉情况实时显示在皮肤表面,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晰识别患者皮下8-10mm的细微血管。这个做法起源于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在2月4日发表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-医务人员静脉输液治疗工作建议(第一版)》,该文中指出:如果穿刺困难,可使用血管可视化技术。
在传染性疾病科的病区内,护士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完成对患者的抽血、扎针、换药等操作。由于护士戴着双层手套,静脉穿刺时手触摸静脉的敏感度大大下降,手指的灵活性受到影响,而时常起雾的护目镜,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护士的视野清晰度,她们需要不断调整视线位置,透过那一两厘米狭小的空隙,确定血管大致位置,艰难找到血管,这给本就高负荷的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,也增加了护士被针刺伤感染的风险。而反复多次的血管穿刺,使患者对反复扎针或抽血的产生焦虑及痛苦,给医患双方造成压力。
针对这一情况,邓州市中心医院迅速将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应用到隔离病房内。有了这个扎针神器,我们的护理人员就像有了“透视眼”,在静脉穿刺时能迅速、方便地找到最合适穿刺的血管,确认血管的位置和分布,轻松找到最佳穿刺部位,显著地提高了医护人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,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,降低了感染风险,在隔离病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梅晓温,邓州市卫健委,13683771317
责任编辑:黄爽
下一篇:与疫情赛跑的镇平速度——镇平版“火神山”医院加速建设进行时
欢迎投稿,投稿邮箱:nyhhshys@163.com。凡是原创投稿一经采用,除在南阳健康网发布外,同时同步到今日头条,腾讯网、新浪网、网易网、搜狐网、东方头条、趣头条、凤凰网及公众微信“南阳卫生健康”。